競合之后:強者愈強,開啟產區時代,品類創造大市場
當 “競合”成為行業主題之后,行業將何去何從?
第一, 名酒集中化趨勢。隨著名酒間交流日益頻繁,主流企業優勢將越來越明顯,名酒的份額將逐步擴大,并對中小企業和其他酒種形成擠壓。如川黔名酒挺進東北后,在東北市場的銷售份額必然有明顯提升,而良好的效果也促動川黔名酒又將開啟挺進中原動作。最新消息稱,川黔名酒將于10月在石家莊舉行又一輪峰會。
第二, 產區集群化,產區營銷成新趨勢。白酒產業集群化,其發展模式將突破企業和單一產業的邊界,著眼于整個特色產區,從整體上挖掘整個產業的競爭優勢,不斷增強行業競爭力和產區影響力。在中國名酒·杏花村論壇上,中國酒業協會與十七大名酒就達成了共建中國優勢產區的共識。以產區的概念進行營銷,或將成為產品品牌的營銷趨勢。
第三,品牌品類化,品牌的競爭轉化為品類競爭。品牌背后的戰略就是品類戰略。只有品類這棵大樹足夠大,品牌才能依附于此做大做強。而這也是醬香白酒“二郎鎮會議”、濃香型白酒“秦皇島宣言”、清香型白酒“太原共識”出現的根由。可靠消費稱,今年重慶秋交會也將有多各以品類為主訴求點的活動。
第四,平臺化整合發展,抱團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選擇路徑。現在是共享經濟時代,是平臺整合化。只有擁有平臺化思維,企業才會抱團發展,形成平臺,整合發展,像川黔東北行也說明了這個趨勢所在,共創,共同發展。
最后,巨頭之間的這種“競合”對于整個市場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。或使得“強者恒強,弱者更弱”,未來市場三四線品牌或在這種聯合下或將受到沖擊。酒業新環境下,中國白酒品牌的市場集中度將越來越高,白酒走向幾大集團,將是未來市場主要的變革方向。
名酒率先走在競合路上
“沈陽宣言”、“秦皇島宣言”、“太原共識”、“杏花村共識”背后都有行業協會的身影,行業協會的引領作用也越來越強。對于如何更好的“競合”,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呼吁中國名酒共同開創“六位一體”白酒新時代,即加強社會化發展、一體化發展、區域化發展、智能化發展、集群化發展和國際化發展。
而按照中國酒業協會的這一引領,各大名酒企業也拿出了可落地實施的合作方案,如茅臺的“三共同”思想,五糧液的“16字”新型合作關系,汾酒的“三大共建思維”,洋河的“聯合打造產業共同價值觀”,瀘州老窖的“五同思路”,以及古井貢酒對產業練內功、敞胸懷、提境界的呼吁等。
現在,競合是一種趨勢,并沒有在行業里形成大勢,作為中國白酒產業發展的一種探索和嘗試,白酒企業的競合路徑正待落地開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