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精品免费午夜毛片,激情综合色丁香一区二区,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亚洲,亚洲日本在线a

所在位置:佳釀網 > 酒文化 >

古代人飲酒習俗(5)

2015-10-20 11:53  中國酒業新聞  佳釀網  字號:【】【】【】  參與評論  閱讀:

7.出師、祝捷酒

古代的文人好酒,因為酒有助于他們作文、寫詩、繪畫。軍隊的將士也好酒,因為古代軍隊的生活艱苦、單調而寂寞,能喝上點酒便是他們生活中最大的樂趣了。而且對于他們來說,酒又是興奮劑,有助于壯膽_示豪、作戰殺敵。酒能使怯者勇、疲者振,是鼓舞士氣的良藥。歷代統治者都深明此理,因此,他們常常在出征時賜酒以壯軍威,作戰時賞酒激勵土氣,班師后頒酒以酬戰功。酒,成為他們鼓舞征人、犒賞將士的行之有效的重要物質手段。這樣的事例很多。

《藝文類聚》引《王孫子新書》況,春秋時楚莊王率軍攻宋,廚有敗肉,樽有敗酒,而將士們卻3餐難保。將軍子重進諫道:“君王酒肉都在腐爛,而三軍之士皆有饑色,要想克敵致勝,不亦難乎?”楚莊王聞聽此吾,覺得很有道理,于是就立即將酒肉犒賞三軍,以慰其心,激其志;《呂氏春秋》載:“越王之棲于會稽也,有酒投江,民飲其流而戰氣百倍。”說的是越王勾踐臥薪嘗膽,重振旗鼓,在出兵討伐吳國的誓師大會上,因酒少不能遍飲三軍,于是便接受范蠡的建議,把所有的酒都傾倒在河里,然后他與眾將士一起迎流痛飲,從而大大激發了士氣,果然打了一場大勝仗。進而終于雪恥滅吳,稱霸一方。至今在浙江紹興還有一條叫“投醪”的小河,據說就是當年勾踐傾酒之處;《三國演義》里“甘寧百騎劫魏營”的故事也與此類似:甘寧精選壯士百人,分給他們每人一瓶酒,他們喝了以后,個個精神飽滿,斗志昂揚,夜襲魏營,敵人望而生畏,百人盡皆生還;《明史紀事本來》載:明崇禎十七年(公元1644年),“上命大學士李建泰出師,行遣將禮,命附馬都尉萬煒以特牲告太廟,上臨軒亭,授建泰節劍,備法駕警蹕,御正陽門,賜宴餞之……設宴作樂,上親賜卮酒。”崇禎帝“親賜卮酒”遣將,大大振奮了出征將士的戰斗精神。

祝捷慶功的勝利之飲,較之出師之飲似乎更受重視。相傳西漢元狩二年(公元前121年),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騎兵數萬,兩次從隴西出擊,攻打匈奴,獲得重大勝利時,漢武帝曾賜酒犒勞。但酒少兵多,霍去病乃下令將酒倒入一眼泉中,與士卒共飲,同慶勝利,共享帝恩;《南史》載:曹景宗在淮水大敗北魏大將楊大眼凱旋歸來時,齊武帝肖頤便在華光殿擺宴賀捷,并命群臣賦詩以助興;《唐書》也載:張寶擒突厥頡利以獻,太宗李世民非常高興,登順天樓引見“上皇”李淵,李淵嘆日:“吾付托得人,復何憂哉!”于是置酒犒賞。酒酣之際,李淵還親自彈琵琶,李世民也離席起舞,喜慶氣氛達到了極點。

把酒慶捷的規模之大,還得說清朝乾隆之時。乾隆二十二年(公元1757年),大小和卓木(博羅尼都和霍集占)在新疆發動叛亂。二十三年(公元1758年),清政府派兵遣將,前往鎮壓。二十四年(公元1759年)叛亂被戡平。捷報傳來,乾隆帝異常興奮,以空前的規模在承德避暑山莊設宴,與爭先入貢祝捷的哈薩克、布魯特諸部的頭目、蒙古各旗的王公貴族和許多滿漢官員一起飲酒聚歡,共慶平叛的勝利。

關鍵詞:飲酒 習俗  來源:黔醞  佚名
(責任編輯:程亞利)
  • 上一篇:紅軍與茅臺酒的故事
  • 下一篇:遵義白酒的產區、標準、和發展趨勢
  • 商業信息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华亭县| 黄大仙区| 大足县| 横山县| 平武县| 康乐县| 珲春市| 玛纳斯县| 临沧市| 榆林市| 新野县| 响水县| 镇雄县| 东丽区| 股票| 子洲县| 陵川县| 淮北市| 友谊县| 河南省| 阳春市| 鄄城县| 沿河| 鱼台县| 阳春市| 潜山县| 抚松县| 全南县| 峨眉山市| 秦安县| 乌鲁木齐县| 巴塘县| 志丹县| 潼南县| 安徽省| 兴山县| 青阳县| 城步| 玉田县| 苏尼特右旗| 武强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