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3日,財政部發布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法(征求意見稿)》(下稱“征求意見稿”),延續了消費稅基本制度框架,保持了現行稅制框架和稅負水平總體不變。然而,此前市場較為關心的白酒稅率移至消費端,卻并未落實在征求意見稿內。對此,業內人士指出,白酒征稅沿用原有政策,對于整個行業,尤其是區域性白酒可都是利好消息。
據記者了解,征求意見稿中規定的征稅標準仍然以此前2006年制定的為準。根據此次征求意見稿顯示,白酒生產(進口)環節征稅的政策,稅率為20%加0.5元/500克(或者500毫升)。
對此,國內某白酒企業高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稅收與企業息息相關,同時稅收變動會存在導致產品漲價的幾率,但影響不大。然而,對于消費稅后移至消費端,從操作層面而言較難實施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前熱議的后移消費稅征收環節并未出現在該征求意見稿內。今年10月,在國務院印發《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后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》中提出,“在征管可控的前提下,將部分在生產(進口)環節征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后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征收,拓展地方收入來源,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。”隨著該方案的推出,是否將征稅環節后移到消費端也隨之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。
然而,如若將征稅環節后移到消費端,那么白酒版塊整體將會出現大幅度調整。據公開數據顯示,目前白酒行業的消費稅按照出廠價(不含增值稅)的12%征收從價稅(20%法定稅率,按照60%比例征收)、1000元/噸征收從量稅。如若增加12%的消費稅至消費端,則會導致區域性酒企以及經銷商壓力倍增。
此前,中金公司預計,如果增加12%的消費稅,按照中國酒業協會公布的2018年白酒行業出廠口徑銷售額5364億元計算,白酒行業的消費稅將增加322億-515億元。同時,如果白酒征稅后移到消費端,經銷商批發環節預計將承擔流通環節此項新增稅負的20%-30%。
對此,白酒資深專家晉育鋒表示,如若消費稅后移至消費端,雖然對于一二線品牌并不會造成較大影響,但是作為區域性白酒品牌,可能會面臨較大挑戰。
另外,酒業專家肖竹青也進一步指出,一線白酒品牌的利潤率較高,經銷商較為青睞,因而其成本則會轉嫁給消費者。但是品牌力不強的區域性白酒,本來利潤率低,加之在消費稅后移至消費端后,則會進一步影響經銷商。
除此,消費稅并未實現后移,從一定程度上由于操作執行難度較大。白酒資深專家晉育鋒向記者表示,將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至消費端的觀點曾被多次提及,但可能考慮到由于自生產到消費之間的環節較多,消費稅后移在市場執行方面存在加大難度,因此并沒有采取該提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