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超市貨架前拿起一瓶99元的醬香白酒,你會心生猶豫嗎?這個夏天,盒馬讓你不再猶豫——它帶著99元的醬香壹號、29.9元的52度濃香壹號和27.9元的42度濃香壹號強勢闖入白酒市場,讓消費者不禁像對待胖東來的“自由愛”一樣,對這幾款白酒充滿期待。當商超大佬開始涉足白酒制造,那個長期被品牌酒牢牢壟斷的白酒江湖,正在悄悄變天。
這場變革的背后,是新生代消費者消費觀念的集體轉向。曾經,買酒要看牌子、看包裝,仿佛價格標簽上的數字越高,面子就越足。如今,越來越多人會在超市停下腳步,對著光瓶酒的配料表較真:是不是純糧釀造?有沒有添加劑?中國酒業協會的數據藏著答案:2024年,100元以下的白酒銷量占比同比漲了12%。這不是消費降級,而是人們開始明白——喝酒喝的是酒本身,不是包裝上的燙金大字。
商超大佬們顯然敏銳地捕捉到了消費者的這一心理變化。盒馬之所以敢把醬香酒做到99元,其底氣來自產品生產供應商川酒集團與赤水河畔的核心產區。在赤水河畔,川酒集團的生產基地擁有得天獨厚的釀酒環境,紫色母巖會滲出磷和鉀,把糯紅纓子高粱喂得粒小皮厚,而這正是坤沙工藝的靈魂所在。盒馬直接將這樣的優質原料印在了產品標簽上,讓消費者一目了然。同樣被印上標簽的還有德陽綿竹的老窖池,四十年的歲月沉淀,微生物在陶缸中默默發酵,鐘氏東圣酒的非遺技藝傳承人鐘坤明,用“以酒調酒”的傳統工藝,讓售價29.9元的濃香酒也能擁有窖香悠長的余味。
這無疑是一場典型的“強強聯手”。盒馬選擇川酒集團,并非偶然。川酒集團作為一家擁有5萬口窖池的國企,能夠將坤沙工藝的醬香酒做到99元的價格,一方面得益于其十萬噸級的產能,通過大規模生產攤薄了成本;另一方面,更離不開數字化品控體系對品質底線的堅守。從選糧到蒸餾,每一個生產環節都有數據實時監控,就像給白酒裝上了“品質GPS”,在消費者看不到的地方,商超大佬正以最嚴謹的態度把控著品質。
顯然,盒馬用“看不見的標準”撬動了中國白酒口糧酒市場,重新定義了白酒的“性價比”——并非單純指價格便宜,而是讓消費者清楚知道每一分錢花在了哪里。27.9元的濃香酒,錢花在了北緯30度的黃金釀酒帶與四十年老窖池上;99元的醬香酒,錢花在了受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的瀘州糯紅高粱與12987工藝的時間里。這種透明,讓消費者站在酒水產品貨架前,自然而然會做出傾向性的選擇。
更有意思的是,商超大佬正在成為白酒品質的“翻譯官”。盒馬醬香壹號由楊官榮、楊大金兩位國家級釀酒大師聯合研發,采用經過國家認證的GR官榮評分體系,將酒體品質量化為可感知的標準;盒馬濃香壹號則由楊官榮與鐘坤明(綿竹非遺技藝傳承人)共同“操刀”,其“以酒調酒”的傳統工藝杜絕了添加劑的使用,實現“零添加純糧酒”的品質承諾。這種“大師IP +工藝透明”的組合,本質上都是在告訴消費者:別怕,這酒的里子,和你看到的面子一樣實在。
當盒馬醬香壹號與濃香壹號擺上貨架,這場商超巨頭與白酒的相遇,早已超越了簡單的買賣關系。它蘊含著一個更為深刻的變化:真正的消費升級,并非是購買更昂貴的商品,而是以合理的價格,買到品質透明的產品。從27.9元的盒馬濃香,到99元的盒馬醬香,盒馬用一個個具體的價格標簽證明:白酒江湖的勝負手,從來不是誰的廣告響,而是誰能讓消費者拿起酒瓶時,眼里沒有猶豫,只有篤定。或許,這就是這個時代最動人的白酒旋律——讓每個普通人,都能喝上明白酒。
在這場由盒馬與川酒集團共同掀起的白酒消費變革中,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白酒價格的親民與品質的透明,更是對傳統消費觀念的一次深刻重塑。當“實在酒”的風潮席卷而來,它吹散了白酒市場長久以來籠罩的虛浮迷霧,讓消費者重新找回了對佳釀最本真的追求。這,才是白酒行業應有的光明未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