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軍,是中國網紅老板的典范。
自從小米汽車上市以來,他就頻繁“整活”:從給小米汽車車主開車門,被網友戲稱“重生之百億大佬雷軍親自為我開車門交車”;再到2024年度演講上播放他開著小米SU7的漂移視頻,被網友稱“千億老總為博我一笑考駕照”。
有業內人士表示,雷軍給小米汽車節省了數以億計的廣告成本,帶去了海量的關注,助力產品銷售創造一個個奇跡。
根據小米官方公布的數據,6月26日晚小米YU7發布會后,僅僅十秒,1-5周可交付的YU7“準現車”庫存清零;3分鐘大定破20萬臺,1小時突破28.9萬臺,開售18小時鎖單量突破24萬臺。
消費者自發主動購買產品,沒有誰不眼紅。
如今,郝鴻峰、吳向東、鄧鴻們正在成為雷軍的“門徒”,通過個人IP打造為企業發展賦能。
縮量競爭時代,白酒老板爭相當雷軍的“門徒”
在縮量競爭的當下,酒企把老板打造成大V,早已悄然進行。
早在2020年9月9日,酒仙集團董事長郝鴻峰就在抖音發了第一條短視頻。目前他在多個平臺打造了短視頻矩陣,但主要運營 @酒仙集團董事長 與 @郝鴻峰董事長-容大醬酒。兩個賬號已經累計推送超過1200條短視頻,前者抖音粉絲超過105萬。
在內容上,以 @酒仙集團董事長 為例,從今年1月1日到8月14日,郝鴻峰個人對酒業觀點輸出220條,參加行業活動演講片段67條,與合作伙伴洽談業務與聚餐55條。
抖音流量最好的是在2025年4月30日推送的視頻“記得最窮的時候,身上只有5毛錢,沒錢坐公交,走了人生最‘長’的路”,點贊數超過3.7萬。在視頻中,郝鴻峰講述自己創業早期,買了一輛開了50萬公里的二手桑塔納,四處漏風,連車轱轆都掉了。在講解時,他笑中帶著淚,引發網友共情。有網友評價:“他笑著笑著就哭了,普通人難以體會那種快樂與艱辛。”
環球佳釀衡昌燒坊、環球中心、九寨天堂創始人鄧鴻在視頻號上打造的賬號為 @衡昌燒坊老鄧,在抖音打造的是 @衡友匯|企業家俱樂部。
從1月1日到8月14日,@衡昌燒坊老鄧 在視頻號總共推送了183條內容,其中占比最大的是61條對衡昌燒坊的宣傳,視頻背景展現了企業生產車間、市場終端產品陳列、活動現場布置;鄧鴻在會客廳與友人暢聊人生47條;鄧鴻親自做菜9條,探店美食13條。
總體看,@衡昌燒坊老鄧 的流量比較均衡,點贊數主要集中在300-700之間。
在抖音,@衡友匯|企業家俱樂部 總共發布了189條內容,超過95%的是鄧鴻在會客廳個人觀點輸出,點贊量最高的有6200+,賬號粉絲達到1.5萬,總共獲得11.8萬贊。
珍酒李渡集團董事長吳向東以 @吳向東-珍酒李渡 主攻視頻號,截止到8月14日總共推送了49條內容。
其中,吳向東參加行業活動演講片段20條,個人觀點輸出17條,產品介紹4條。點贊數最高的內容超過3.5萬,3條點贊數超1萬,除了早期幾條外,其他內容點贊數都超過1000。
在三條點贊數過萬的視頻中,一條講公益,吳向東說公司一年要捐數千萬元,他帶頭做義工;一條講如今酒業發展受阻,他要為白酒代言;一條講智能化生產,企業減少了員工數量,影響了社會就業。可見網友還是喜歡看酒業老板主動承擔社會責任。
從郝鴻峰、鄧鴻、吳向東三人身上可以看出,酒業老板個人IP打造做得有聲有色,已經取得初步成效。
借老板個人IP之力,為企業賦能,領先對手不止一步
打響一個人的知名度,比打響一個品牌知名度更容易。
消費者對人的故事敏感度遠高于對物的感知。老板從一個吃不起飽飯的窮小子逆襲成身價上億的富豪;老板創業早期因為過于單純被人騙光所有積蓄,被迫睡在同事家的客廳;老板為了打造高品質產品,不惜多花一年利潤引進國外先進設備;老板幽默,在產品發布會上講的段子比郭德綱的相聲還好笑……這些故事天然與我們的生活相近,很容易成為輿論話題的傳播點。
而產品的功能是冰冷的參數,除非專業人士,否則很難讓人親近。
用創始人的IP,去帶動企業的發展,一直是全世界眾多頂尖企業的常規操作。
無論是喬布斯偏執的性格,馬斯克鋼鐵俠般的創業經歷,還是馬云的激情演講,雷軍的“AreyouOK?”,一直被人津津有味地談論。
從消費角度看,未來人們喜歡擁有個性的產品。而老板的人設打造就是產品個性化的體現。
比如人們對iPhone的喜愛,有很大一部分源于喬布斯的傳奇經歷。在項目剛立項時,喬布斯希望有一部可以發郵件、打電話和聽音樂的電子設備,并且這款設備還要搭載用于Mac電腦的OSX。這個過程非常艱巨,當時蘋果高層并不看好,首先,用手機發送電子郵件一直是黑莓手機的特色,而瀏覽網頁這種功能,受限于當時的芯片和帶寬,更是難上加難。
但是固執的喬布斯用他著名的“改變現實立場”能力,說服團隊可以成功,最終經歷無數個日夜艱苦攻關,打造出顛覆手機行業的iPhone。
世人視喬布斯為蘋果的靈魂,當他去世后,人們認為蘋果缺乏創新、設計平庸。
當下,酒企需要網紅老板的流量加持。
據《2025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》顯示,2025年上半年,有高達57.9%的企業客單價格降低,50.9%的企業的營收下降,60%的酒企和經銷商利潤減少,僅有21.1%的企業客戶數量有所提升,白酒消費萎縮已成為共識。
2025年,雖然酒業依然處于深度調整期,但有的酒企正利用網紅老板的流量提高企業運營效率。
5月起,由吳向東親自操刀,珍酒以“大珍・珍酒”為產品支點,在遵義發起萬商聯盟創富論壇。
在86天里,吳向東總共主持了44場萬商聯盟創富論壇,在每場持續2小時的演講里,他不斷向外界闡釋“一群人,一瓶酒,一輩子”的商業模式。
某行業媒體人原本抱著了解萬商聯盟商業模式的想法去活動現場,結果被吳向東的激情演講感染,沒忍住成為“大珍・珍酒”的代理商。她在社交平臺上表示:“一個短期、中期、長期三期利益兼顧的商業模式,一個在行業下行期逆行的孤勇者,你沒有辦法不跟他站在同一條戰線上。”
吳向東透露,到目前為止,“遵義論壇”已召開44場,超5000人參與,其中超1500個客戶已經簽約打款。按參與的人數來算,簽約比例達30%。“每天都在排隊發貨,每天也都有人報名,還有2000人排隊在等。”吳向東的期望是,未來能有2萬家客戶簽約。
在如今擠壓式增長的大背景下,酒企很難靠單個優勢突圍,未來酒企比拼的是總體領先:誰的經營總成本小、誰的運營總效率高,誰就可以獲得更多發展可能性。
老板主動站到臺前,先低成本打造個人IP,后用自身流量去降低企業的營銷推廣成本,把產品打造得更有個性,讓消費者喜歡,就屬于總體領先戰略,符合行業發展規律。
告別伊甸園,以鎧甲為衣,直面未來的生死較量
科技的進步會碾碎所有行業的壁壘,未來沒有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之分,大家都要面向全球進行高強度競爭。每個企業需要用最先進技術,提高企業運營效率,才可能活下去。
以酒業電商為例,十年前馬云在“湖畔大學”開學典禮上表示:“‘互聯網+’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機會。未來20~30年,最有機會的是互聯網技術和傳統經濟的結合。”
一時間,互聯網+、萬眾創業響徹大江南北,一個個創業者用PPT就融到數百萬資金的故事數不勝數。
當時,酒業雖然誕生了酒仙網、也買酒、1919、品尚匯、酒便利、購酒網、網酒網、中酒網等一大批酒類垂直電商,但依然生活在伊甸園,并未受互聯網多少影響。因為行業主流終端是街邊煙酒店,線上渠道難以解決線下白酒消費的突發性難題。這造成網酒網、也買酒、酒美網與壹吉購逐漸凋零,1919與酒仙網轉型傳統酒商。
但是十年后,由傳統電商催生的即時零售直接用技術磨平了酒業線下渠道壁壘。
2025年“6・18”期間,美團閃購白酒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0倍,首日12小時內白酒成交額突破3億元,增幅高達70倍。
北京太和金樽文化有限公司、山東酒優盟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金貴表示,即時零售能夠為煙酒店帶來新的增量市場,擴大門店的覆蓋半徑,打破傳統門店營業時間上的限制,為消費者提供更靈活、更方便的購物時間。煙酒店可以借助即時零售平臺的流量和配送優勢,提高銷售效率和服務質量。
3月22日,瀘州老窖“小時達”新店正式在抖音平臺上線運營。基于形象店渠道,瀘州老窖創新性地采用“直播+即時零售”模式,消費者觀看直播間可實時下單,由附近門店一小時內完成配送,打通線上線下營銷閉環。
目前,包括茅臺醬香酒、瀘州老窖、洋河在內的眾多名優酒企主動與抖音、美團與餓了么等互聯網平臺進行了深度合作,力求打造屬于自身的即時零售體系。
從酒業電商十年冰火兩重天的變化可以看出,隨著銷量逐年下滑、消費者新老交替,酒業獨立于外界的“桃花源”越來越少,由先進技術催生出來的機遇與挑戰越來越多。
放眼華夏,經過幾十年發展,中國已建立起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。2024年,中國工業產值達40.5萬億元,比美國、日本、德國、韓國與印度等國加在一起還多。而國人的日常生活消耗不完這些產品,企業只能轉外銷。
但是,當下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加上國際貿易不通暢,導致外部需求不強。
需求不足、產能過剩,造成中國各個行業都在流血競爭。在這個過程中,各大酒企被迫張開懷抱,睜眼看世界,運用最先進的技術提高自身運營能力。
如汾酒運用先進的數字技術打造出“汾享禮遇”,可以對產品從出庫到流通再至開瓶全流程實時監控,所有產品流向、數據清晰可見,能夠精準保證產品價格穩定。
如國臺將復雜的“12987”傳統工藝細化為30道工序、274個環節,并提煉出1508項工藝指標標準,同時建立了現代化、智能化的釀造與儲存系統,實現了潤糧、上甑、摘酒、冷卻、垂直提升、起入窖、攤晾、起堆、撒曲、中控、丟糟等關鍵工序的“機器換人”和連續高效生產,并且還在持續建設智能化體系。
如酒仙集團組建了100多人直播團隊,打造了20000平米的直播基地,批量孵化出亮哥、酒仙大良、酒仙格格等帶貨博主,在2023年創造了超過30億元的營收。
酒企把老板打造成行業意見領袖,與任正非、馬云、雷軍、張一鳴、周鴻祎們一樣,也是與世界接軌的一種表現。
從市場角度看,老板作為企業掌舵者,需要站在市場前沿聽到消費者的聲音;從企業經營角度看,老板是企業資產的一部分,一言一行都彰顯了企業的品牌文化;從產品打造角度看,產品的質量高低是老板價值追求的最終體現。
酒業雖然當前面臨各種困境,但與十年前相比,運營能力變強了。所以在行業奮勇向前發展的大勢面前,單個企業的成敗得失只是一粒歷史的塵埃,跌落的聲音并不能產生多少回響。如今在動蕩的行業調整期,積極主動運用先進工具武裝自己,是酒企駛向未來最有力的武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