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管是何種角色,當前中國酒業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。前有華潤酒業分別收購金種子、景芝與金沙酒業,誓要用“啤白雙向賦能”探尋白酒新世界;后有珍酒的牛市啤酒與五糧液仙林生態酒業的“風火輪”想在精釀啤酒中分一杯羹。
行業只要有利潤,就會被跨界資本大軍壓境。在用資本、渠道、規模優勢彼此廝殺的過程中,中國酒業也因為人才與經營理念的相互融合,打開了機遇與挑戰共存的新天地。
用規模、模式、渠道優勢,完成諾曼底登陸
8月,牛市啤酒與“風火輪”再次點燃了白啤相互廝殺的硝煙。
在原料上,牛市啤酒選用世界最頂級的原料:美國西海岸雅基瑪山谷的啤酒花,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兩棱大麥芽,德國和比利時的高級酵母,以及莫干山的優質水源。
“風火輪”精選高粱、大米、糯米、小麥、玉米五種優質谷物,不僅是五糧液白酒釀造精髓的延續,更賦予層次豐富的谷物基底風味。
在渠道上,牛市啤酒跳出傳統啤酒深度分銷模式,試水團購渠道,重點打造高端圈層營銷。
“風火輪”選擇穩扎穩打,采取“自營基地市場×全國區域代理×品牌聯合”的復合模式。在核心區域,依托區域代理商、品牌聯合方,快速打開市場;針對KA、便利店、餐飲終端、團購渠道進行分類管理。
知趣咨詢總經理蔡學飛看好白酒企業進軍精釀啤酒。首先,依托成熟的經銷商網絡與終端資源,白酒企業能夠迅速完成精釀產品的市場導入;其次,白酒長期積淀的高端品牌形象,可為精釀產品的較高定價提供溢價背書;最后,白酒企業具備成熟的產業鏈布局與豐富的生產經驗,有助于降低精釀產品的生產成本。
面對白酒企業的大軍壓境,華潤酒業早在幾年前就吹響進軍白酒的號角。
2022年,華潤啤酒(控股)有限公司公告稱,華潤酒業控股將以總價123億元收購金沙酒業55.19%的股權,被業界稱為“世紀并購”。
加上之前收購的景芝與金種子,華潤酒業擁有三大香型、一家上市白酒企業,并提出“1個全國龍頭+N個區域龍頭”發展思路,大有要打造中國版帝亞吉歐之勢。
此后,華潤酒業通過“啤白雙向賦能”對既有產品升級換代。景芝主打芝香真年份,細分“景芝芝香真6年/真9年/真12年”三款;金種子馥合香以全新的形象重磅亮相。
除了傳統大單品的重大迭代與創新,金沙酒業推出金沙小醬,金種子上新頭號種子,景芝把景陽春“小老虎”變身“活力虎”。
來勢洶洶的白酒與啤酒企業都渴望用規模、模式、渠道優勢在對方前沿陣地上完成諾曼底登陸,開辟能夠自主掌控的第二戰場。
機遇與挑戰并存,在角逐中逆流而上
白酒與啤酒的彼此廝殺,都是現實所迫。
根據公告,在還未進軍白酒的2020年,華潤雪花啤酒實現營收314.48億元,凈利潤為20.94億元,毛利率為38.4%。
同期,茅臺實現營收入949.93億元,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66.97億元,毛利率為92.00%。
當年,雖然同為行業里營收第一名,但華潤雪花啤酒與茅臺差別很大:前者營收不到后者的三分之一,利潤不到后者的二十三分之一,毛利不到后者的一半。從企業發展角度看,華潤酒業跨界進入白酒是水到渠成的事。華潤酒業曾指出:“華潤進入白酒,是對中國經濟、中國消費、中國白酒產業長期向好有堅定的信心。”
站在白酒角度看,隨著行業深度調整,各大酒企都面臨量價齊縮與消費斷層的雙重困境,大家都想找增量。
中金公司研究報告也預測,精釀啤酒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100億元左右爆發式增長至2025年的300~400億元。
可見,精釀賽道的潛力尚未達到峰值,仍在蓄勢之中。
在佳釀網看來,五糧液仙林生態酒業與珍酒此時重磅加碼精釀賽道,無疑是一次經過精準市場洞察之后的主動求變的創新實踐。
但是,白酒與啤酒銷售邏輯有很大差異。
在消費場景上,白酒主要用于商務宴請、宴席等非常正式的社交場合,注重產品高端化、文化底蘊深厚、品牌知名度高;而啤酒主要用于燒烤、朋友聚餐、獨飲解乏等休閑消費場景,強調便捷性、輕量化。
在渠道上,啤酒屬于“重資產+快周轉”品類,需要在全國各地建廠,然后用高效的冷鏈物流鏈接密集的終端網點;而白酒因為不存在保質期,沒有那么強烈的快周轉需求,推崇在一個地區建廠,后進行深度分銷。
在銷售終端,啤酒靠餐飲店與商超、便利店共同銷售,而白酒采取煙酒店為主、商超與便利店為輔的模式。
白酒與啤酒雖然在渠道、消費場景、消費人群上有重疊,可以用原有資源直接賦能,但也有很多差異性,需要跨界企業抱著打持久戰的恒心,以尊重行業發展規律為前提,多吸收跨界產業里的優秀人才,打造一支全新的隊伍,而后以年為單位進行深耕細作,才可能打造出第二增長曲線。
白酒與啤酒的相互融合,是在機遇與挑戰相互角逐中艱難前行,考驗著掌舵者的毅力與團隊的執行力。
跨界混搭,用“1+1>2”打開新世界
《經濟發展理論》中為創新下了一個定義:創新的本質其實是一種“新組合”,而不是一種“新技術”。
很多商業創新,其實是跨界混搭產生1+1>2的效果。
1999年,天士力跨界進入酒業,后打造出國臺酒。國臺充分吸收傳統釀造工藝精髓,并借鑒母公司藥品生產的先進方法,不斷探索智能釀造,前后六次技術迭代,創建了行業首個智能釀造生產體系,釀造出品質更恒定、標準體系更完善、批次更一致且更健康的國臺美酒。
如今,國臺建立起覆蓋全產業鏈的智能中臺,將數智化技術從生產環節延伸到流通和消費環節,實現來源可溯、質量可控、去向可追、責任可究。
當下白啤跨界,也產生了同樣的奇妙化學反應。
2023年9月19日,華潤酒業在年度公司渠道伙伴大會上,首次提出“白酒新世界”,用十二條內容闡述未來白酒行業發展方向。比如,既要傳承也要創新,在傳承當中要創新新世界的一些模式和方法。
很長一段時間,白酒對創新的重視度不夠。因為酒業的主要消費場景在商務宴請,主打知名度高的產品向賓客展現消費者的熱情好客,在產品打造上注重傳統。但是,近兩年商務用酒需求大量減少,迫使各大白酒企業不得不通過產品創新獲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。
8月19日,古井貢酒・年份原漿輕度古20的上市便是很好的體現。其以千年釀造工藝為質量背書,確保輕度古20品質卓越,但在酒體設計上,降低入口的烈度,使之“窖香幽雅、醇香舒適”,口感“綿甜爽口、后味怡暢”,更適合年輕人的口味。
“白酒新世界”指出了白酒行業會隨著科技進步與消費理念變化而改變,為一眾敢于突破自我的企業指出了前程遠大的藍海市場。
在評判行業發展時,行業從業者容易因為“只緣身在此山中,不識廬山真面目”,被過多具體細節消耗精力,看不清事物的全貌。而跨行業者因為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,反而可以用獨特的視角給出不同的答案。
中國酒業能夠從遍地家庭式小作坊的傳統產業,發展成為產值萬億元的現代化制造業,不僅吸收了汽車、重工業的大規模生產精髓,還學習了快銷品、奢侈品的品牌營銷。
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・科特勒在《營銷革命5.0》中提出,跨界創新是技術與人本主義融合的必然結果。他指出,當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等技術突破行業邊界時,企業需通過跨領域合作重新定義用戶價值。“未來的營銷不再是單一行業的博弈,而是通過技術跨界創造沉浸式體驗。”
現在,白啤相互融合,不只是企業打造第二增長曲線,也是一次行業間相互學習、相互借鑒的探索之旅。隨著不斷發展,未來中國酒業會吸引更多跨界組織與人才的加入,會不斷豐富企業經營、產品打造、品牌營銷等方面的理念。
到那時,中國酒業就具備國際化競爭的實力。